作者:智能建筑行業平臺 瀏覽次數:1550 發布日期:2020-03-12
智能建筑行業如何融入“新基建”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幾點解讀
2019年歲末年關,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傳播速度之快和范圍之廣超出我們的想象。這是一場國家治理體系與能力的大考。盡管“新型基礎設施”只是整個會議精神中短短的一句話。但我們通過這場前所未有的災難,充分領悟到了習總書記關于“鼓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字技術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更好地發揮支撐作用。”的重要性”。一場“新基建”的建設序幕即將拉開。
一、“新基建”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新基建”就是“新型基礎設施”。“新基建”是相對過去“鐵公基”而衍生的一個特有名詞。從新中國成立之初開始,國家就將鐵路、公路、機場、港口、水利、電力等列為重要的基礎設施。不論是政策、資金等方面都向這些基礎設施建設傾斜。經過幾十年,特別是改革開放后高速的發展,當今社會這些“老基建”仍發揮重要作用。但已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發展與管理的需求。早在2018年12月,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決策層強調,加大制造業改造和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由此,“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一個新名詞,開始出現在國家層面的文件中。
二、什么是“新基建”的核心要素
“新基建”涉及通訊、電力電子、交通、衛生等多行業。但其建設的核心要素就是借助當今所擁有的高科技技術,使傳統產業全面邁向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其中數字化是基礎,智慧化是最高境界。上述“四化”是近年各種媒體及網絡常見的熱點詞,它們之間有聯系也有區別,在認知上存在一些模糊,較為通俗的解釋如下:
數字化:變信號為“0”或“1”,時數據業務化
信息化:以通信、網絡、數據庫為基礎,使業務數據化
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數據化
智慧化=智能化+思考+預判+服務(泛在)
從以上“四化”的解析,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不論哪個行業,哪個領域的“新基建”其建設的核心要素就是上述“四化”。只有搞好“四化”的建設,才能滿足當今社會發展的要求。
三、“新基建”是不忘初心的大業
我們把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歸納為國家“新四化”建設。不由得使我們想起,以新中 國第 一代領導幾十年前提出的“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1964年12月21日周恩來總理在第三屆第 一次人民代表大會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從第三個五年計劃開始,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可以按兩步考慮:第 一步,建立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目標揭開了中國夢的大幕,曾經激勵幾代人努力奮斗。新的“大基建”實質上是事業的傳承。
盡管用詞不一樣,當年的科學技術狀況不同。但也不難看出“新基建”是繼承建國偉人的大業。不忘初心為國為民的復興中華中國夢的傳承。
四、“新基建”包含哪些內容
關于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具體內容。在中央相關文件中并沒有給出十分明確的定義,不同行業的部委給出的范圍也不盡相同,“新基建”的內容應從三個維度來解讀。一是從行業或專業的角度,如智慧醫療、智慧市政等;二是從硬件為主設施層面,如大數據中心等;三是以軟件為主的應用層面,如大數據分析等。主要內容見下表:
五、“新基建”如何少走彎路
“新基建”相對過去的“鐵公基”,及涉及的技術,涉及的領域要復雜、廣泛得多,沒有什么可借鑒或已成功的經驗。前幾年智慧城市的建設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教訓。全國上百個試點城市投入幾萬億資金,但真正體現其內涵的或是實際體驗感的目前一個也看不到。如何讓“新基建”超彎道,健康走向世界前列有幾個問題須引起注意。
1、充分認識“新基建”的核心要素。從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遞進的角度均衡推進。夯實基礎決不可冒進。
2、建立相應的政策法規。“新基建”大都是“軟”“硬”交叉且復雜的工程,它涉及多領域或者城市中的每個要素,應科學制定建設目標,階段成果,重點工程及保障措施等。同時制定有效法律法規,有效保障各方參與者的利益。
3、應有強有力的聯動協調組織能力。“新基建”最明顯的特色就是越行業。跨行業的聯動配合與信息共享。早幾年的智慧城市建設由多部委牽頭,在聯動與開放、共享等方面幾乎沒有任何推行或達成共識。
4、“新基建”應基于共建共享、科學有序的理念。政府牽頭,專家決策是決定“新基建”成敗的重要因素。
5、調動一切社會資源。不同地域或行業應根據自身特點,避免智慧城市所有試點城市的頂層規劃基本相同空洞不實際的經驗教訓。
“新基建”建設能否成功已不是技術問題,重要的是管理和引導問題。
六、智能行業如何融入“新基建”
從“新基建”的核心要素與內容來看,智能建筑行業應該是重要的參與者,重要的建設者。應盡快行動起來。“新基建”對智能建筑行業來說即是機遇也是挑戰,務必從以下幾個方面向前邁進。
1、盡快出臺關于智能建筑評價標準。將評價最 高 級定義為具備“智慧型”的智能建筑。評價標準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讓投資有目標,夯實智慧城市建設之基礎。
2、設計是龍頭,必須加強行業專業人才的引進與培訓。更多關注跨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設計單位應更多的關注技術咨詢,全過程技術服務業務的展開。
3、行業協會應加大誠信引導作用,增強企業間凝聚力。組織企業面向智慧應用場景模型競賽,為開發新產品打下基礎,推廣智慧工程典型應用案例。
4、施工單位應具有二次開發的能力,培養創新型人才。
5、推動企業向項目總承包方向發展,企業要走合作共贏之路。
6、強化工程總承包信息化管理工作。優化工程總承包項目管理組織架構,工作流程及信息流。利用新技術提升并深化應用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實現設計管理、采購管理、施工管理、資金管理、風險管理、商務管理等信息系統的集成及應用。
7、不論是設計業務,還是工程總承包業務都應大力推進“互聯網+”協同工作模式,實現全過程信息化。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蘇州市豪仕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2020056181號 網站制作:匯成傳媒